《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生物的进化PPT(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1.解释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2.阐明生物进化的实质。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利用遗传知识,认同生物进化的实质。2.科学思维: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PPT,第二部分内容:课文解析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基础梳理 · 夯实教材基础1.种群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生物______的集合。如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任务驱动]1.阐明细胞分裂中DNA复制的精确性是相对的,偶尔也会发生错误;对个体来说,“错误”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错误”可能让生物形成新的适应性特征,“错误”造成的突变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2.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不同意义,比较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对生物性状的不同影响,比较基因突变的不同特点和诱变因素。3.结合实例归纳癌细胞的特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生物的进化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任务驱动]1.能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界的现象,传播科学的自然观。2.能够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适应的形成和生物的进化,分析现实生活中诸如耐药菌的产生等相关问题。3.通过具体实例说明相关概念,学会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PPT,第二部分内容:预习区 · 自主读教材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1.种群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生活在_________的___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任务驱动]1.基于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的事实,阐明生命活动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也需要信息,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2.基于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的事实,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认同当今生物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3.通过了解中心法则的提出和修正过程,认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概念也是在不断更新或修正的,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究永无止境。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PPT,第二部分内容:预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要求阐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核心素养对接1.生命观念——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本质,并能利用此观念解释各种情景中的生命现象。2.科学思维——基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平行一致的关系,理解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得出基因应该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假说。3.科学探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理解摩尔根
《微专题四 伴性遗传的解题方法》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1.“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问题[典例1]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1/12D.若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表达PPT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两种方式。2.描述基因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的关系。3.阐述表观遗传现象。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认知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2.科学思维:掌握中心法则模式图及变式,培养建模学习的能力。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PPT,第二部分内容:课文解析一、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基础梳理 · 夯实教材基础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1.间接途径(1)途径:基因——→
《微专题四 伴性遗传的常规解题方法》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PPT第一部分内容:一、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1.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判断(1)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下图: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2)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1。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2。(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①在已确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的本质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任务驱动]1.通过对教材三大实验过程、方法、时代背景等的分析,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2.通过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两大实验方法的分析,体验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感悟科学技术在生命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第二部分内容:预习区 · 自主读教材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DNA的结构》基因的本质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任务驱动]1.以“DNA结构模型的构建”科学史资料为载体,领悟模型建构的研究方法,总结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体会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2.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认同结构与功能观。 DNA的结构PPT,第二部分内容:预习区 · 自主读教材一、模型构建1.构建者:_______________。2.构建过程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核心素养对接1.生命观念——结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DNA分子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表达遗传信息;理解多聚核糖体现象的本质,利用结构与功能观,认识到其对提高翻译效率的意义。2.科学思维——利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比较归纳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场所、模板、产物、原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PPT第一部分内容:课标要求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2.阐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3.说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认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认知生命的活动规律。2.科学探究:掌握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第二部分内容:课文解析一、萨顿的假说基础梳理 · 夯实教材基础1.假说内容:基因(遗传因子)是由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