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9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2.理解和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3.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作者简介刘向(约前77年~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一生著述颇丰,对保存我国古籍文献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留下了多部历史、文学名著:《战国策》《说苑》《烈女传》等。作品简介《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国别史汇编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2【背景介绍】赵太后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威后。《战国策·齐策》的《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中,赵威后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认为她是先卑贱而后尊贵,而赵威后答曰:“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故事背景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由赵威后执政。秦国趁机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
《捕蛇者说》PPT课件5“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章显其志”。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4请给下列字词注音:沟壑 辇 强 踵 膏腴 没死 百乘 媪 恣 揖诵读练习(1):日饮食得无衰乎 太后之色少解年几何矣 则为之计深远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第三段重点字词:贱息 对自己的儿子的谦称没死 冒着死罪不若 不如已行 走了之后敬诺 答应。敬,表示客气的副词;诺,答应 课文分析:1 课文第一段里“新、急”两个字说明了什
《黄生借书说》PPT课件4清代作家袁枚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本文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也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文章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作者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自号随园主人,所作散文感情真切,论诗主张抒写性情。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1)选自《小仓山房文集》。 (2)生:年轻人。(3)授:授给、给予。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诫他说: 辨音①假jiǎ
《陈毅市长》PPT课件6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红军长征后,留在赣粤边区领导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组建新四军,建立起苏皖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领华东野战军抗击国民党五十万正规军。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5月,兼任上海市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军委副主席等职。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话剧的基本
《音乐之声》PPT课件5音乐故事片有哪些特征 ?以音乐为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并将音乐与主人公的生活和命运紧紧相连 。给生词注音鳞次栉比( ) 伫立( )山麓( ) 众说纷纭( ) 嬷嬷( ) 按捺( )峥嵘( ) 涟漪( )忏悔( ) 虔诚( ) 远眺( )解释词语 按捺:抑制。窥视:暗中察看。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忍
《范进中举》PPT课件10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他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晚年益贫困,卒于扬州。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
《祖国》《黑人谈河流》PPT课件生字虔信(qián) 镶嵌(xiāngqiàn) 深邃(suì) 晨曦(xī) 沐浴(mù) 潺潺(chán)瞰望(kàn) 黝黑(yǒu)多音字晃:huǎng(明晃晃) huàng(晃动)宿:sù(宿舍) xiù(星宿) xiǔ(一宿)颤:chàn(颤抖) zhàn(颤栗)露:l&ugrav
《变脸》PPT课件4了解“变脸”“变脸”是中国戏剧界的神秘绝技,也是川剧的看家绝活,往往跟吐火、藏刀、耍牙等绝活并用;是用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变脸”共分“吹脸”、“抹脸”、“扯脸”三种,目前的最高纪录是25秒钟变14张脸。作者简介魏明伦(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9岁唱戏,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 16岁即被“反右
《智取生辰纲》PPT课件9资料链接施耐庵(1296——1370),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姑苏(现苏州)人。少年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至顺辛未科进士。他也曾在钱塘做官两年,但由于不合于当道权贵,弃官归隐,闭门著述。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结交。后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继续著述以自娱。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做官,但他仍然坚持不出仕,在当地积德累行,名声极佳。他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
《枣儿》PPT课件4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把握剧情2、概括剧情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分 析 人 物 形 象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哪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