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PPT课件7走进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评论家。创作不少的怀乡诗,故被誉为“乡愁诗人”。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主要诗作:《乡愁》《乡愁四韵》诗集有:《灵河》《紫荆赋》《余光中诗选》。 这 zhè 代词,指较近的时间、地方、事物。 zhèi 是“这(zhè)一”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如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4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此文。2、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3、结合诗中意象与写作背景理解此诗强烈的爱国情感。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
《乡愁》PPT课件5作家作品简介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著名诗集有《白玉苦瓜》、《舟子的悲歌》、《钟乳石》等。整体感知1、本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明确:时间顺序,“小时侯”、“长大后”、“后来”、&ldquo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8学习目标1、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3、感受作者高尚的民族气节4、有感情背诵这首诗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PT课件6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当代女诗人,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从十年浩劫中生活过来,有着太多的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5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3。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4。体会作者深情的思乡愁绪和热爱祖国之情。艾青和《我爱这土地》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PT课件5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1、了解作者经历,写作背景2、分析诗歌意象及情感3、注意象征及其他写作手法4、体会诗歌节奏、韵律特点舒婷简历1952年出生。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厦门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调到福建文联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福建作协理事. 关于朦胧诗朦胧诗,曾盛行于“文革&rdqu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6学习目标:1、把握感情线索,用自己的理解、激情大声诵读诗歌。2、品味诗歌优美语言, 理解诗歌对比手法。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其《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和代表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942年,是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
《我爱这土地》PPT课件6艾青简历:1910年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29年去巴黎,1932年回国,由于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判刑6年。1935年提前出狱,投身抗日。1957年被划为“右派”,1958年发配北大荒,1959年到新疆,1978年平反。时代背景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PT课件4作者简介舒婷 原名龚佩瑜 福建泉州人 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成就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认识背景舒婷初中毕业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队。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7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PPT课件7舒婷, 原名 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代表诗作有本诗及《致橡树》、《神女峰》等。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朦胧诗简介: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