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燃烧与燃料PPT(第1课时),共12页。新知学习知识点 二氧化碳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产生:人和动植物的呼吸、______________的燃烧等。2.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江河湖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等。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对环境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拓展] 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例如,有些科学家认为百年升高0.3~0.6 ℃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与燃料PPT课件,共21页。一、课程导入一、化石燃料的燃烧1.化石燃料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它们中含有哪些元素?3.燃烧后是否会污染空气? .. .二、新课讲解碳氢化合物燃烧碳氢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高能量物质,这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会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能量。石油分馏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 三、随堂练习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课件(第2课时),共20页。新知学习知识点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 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水中无限溶解(1)在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加入5 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全部溶解。(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 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______下,______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______继续溶解硝酸钾的溶液称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互动探究探究点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
《氧气》我们周围的空气PPT(第2课时),共22页。新知学习知识点一 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拓展] 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固态氧是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2.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 氧气与木炭反应:用__________夹取一块木炭,在________上加热至________,然后将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待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化学探究》步入化学殿堂PPT(第1课时),共14页。一、导入新课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几乎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 二、从问题开始在古代,人们会使用蜡烛照明;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蜡烛营造爱情的甜蜜与浪漫。【思考】对于蜡烛燃烧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
《溶液的形成》溶液PPT,共30页。一、课程导入生长在营养液中的植物 二、溶解的过程活动3-1:观察食盐的溶解1.食盐颗粒为什么不见了?氯化钠溶解了。2.想一想,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意一处,是否一样咸?氯化钠溶于水各部分溶液都有了咸味儿,且咸的程度相同。3.如果把食盐水密封,保存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食盐颗粒会不会从中析出来?不会有食盐颗粒从水中析出来。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
《原子的构成》探秘水世界PPT(第3课时),共18页。一、课程导入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如果把原子比作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的蚂蚁。 二、新课讲解一、原子中的电子普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一电子围绕氢的原子核在核外的“巨大”空间里高速运动。在具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
《空气的成分》我们周围的空气PPT课时(第1课时),共17页。新知学习知识点一 干燥洁净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1. 主要成分:______(N2)约78%,氧气(O2)约_____。次要成分:____________约0.934%,二氧化碳(CO2)约________, 其他气体约________。互动探究探究点一 空气的成分[问题探究] 根据生活经验及上述图示,你能说出干燥洁净空气的成分有哪些吗?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归纳提升] 一些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植物进行光合作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步入化学殿堂PPT,共26页。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室安全规则1. 不能在实验室内饮食、嬉戏打闹、大声谈话。2. 易燃、易爆的药品要远离火源;避免将腐蚀性药品沾在衣服或皮肤上。3. 进入实验室前,应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需征得老师同意后才能进入实验室操作。4. 动手实验前,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实验进程中,要将实验用品按顺序摆放整齐。5. 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严禁品尝药品。6. 做实验时要尽可能佩戴护目镜
《原子的构成》探秘水世界PPT(第1课时),共22页。一、课程引入中国科学家首次拍到了水分子的内部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硅原子 二、新课讲解一、原子的结构汤姆生(Sir 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于1897年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并于1904年提出了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电子是一层层镶嵌在带正电的球体中,就好像是葡萄干分布于布丁之中,这个模型被称为“葡萄干-布丁-无核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二、原子核的结
《空气的成分》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共18页。一、课程导入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模也没有,咀嚼没滋味,没它活不了。 二、新课讲解一、认识空气的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汞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思路:思路1:用药品通过化学反应除去氧气,减少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思路2:用药品通过化学反应将其他气体
《体验化学探究》步入化学殿堂PPT(第2课时),共12页。一、导入新课学习化学的途径——实验途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作用:验证化学原理+获得化学知识 二、探究蜡烛燃烧的秘密【实验探究1-1】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小明在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猜想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