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pt8.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
  • 《使至塞上》PPT课件4

    《使至塞上》PPT课件4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7

    《使至塞上》PPT课件4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开元25年,被排挤出朝廷,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使崔希逸,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王维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泼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整体感知1、把握诗歌节奏2、掌握

  • 《登泰山记》PPT课件3

    《登泰山记》PPT课件3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登泰山记》PPT课件3学习目标:一、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二、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文章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三、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描景特点。神游泰山: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拔起于鲁中南群山之上。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山势磅礴,雄伟壮丽,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崇高的象征,享有“五岳独尊”的盛名。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至明清,历代帝王封禅祭祀,文人墨客吟咏题刻,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被誉为露天的历史、艺术博物馆。1987年

  • 《归园田居》PPT课件8

    《归园田居》PPT课件8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归园田居》PPT课件8课前之语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时代背景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

  •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3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3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3学习目标1、感受声音。2、品味语言。桂文亚 1949年生于台北。台湾《联合报》著名记者,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作品有《幽默笔记》、《思想猫》、《妈妈手记》等。听读课文要求:1、注意文中生字词的读音。2、注意文章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品味语言自主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比较阅读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是声波通过固体或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当声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时,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5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5作者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新疆域 》,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给红色的字注音遗骸 褶皱 劫难鸟臀目 金属铱 潮汐陨石 地壳 骨骼 文章结构:(1段)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2-7段)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是大陆在漂移。——简介“泛大陆”理论。(8-

  •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4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4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你一定会听见的》PPT课件4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问题.1、文中提到了哪些类型的声音?其中哪些是你听到过的?哪些是你没有听过的?为什么会听不到呢?细微不易察觉,平常容易忽略2、为什么作者能听到这些声音?善于聆听,用心聆听3、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声音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用心听世界 声音随响1、生活中你最喜欢的声音是什么?最讨厌的声音是什么?印象最深刻的声音是什么?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描绘或者模仿。2、什么叫做“用心”听?我

  • 《三峡》PPT课件9

    《三峡》PPT课件9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三峡》PPT课件9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3.品味极富特色的语言魅力,掌握文言文的诵读技巧。一、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县)人。少时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古代地理书籍,有感于旧传《水经》过于简略,缺乏旁通,本着“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的精神,为《水经》作注四十卷,成书《水经注》。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是注解《水

  •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6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6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6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语,背诵这篇短文。2.学习《答谢中书书》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的高雅情怀。作者介绍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的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背景介绍《答谢中书书》写自南北朝,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黑暗的人世,而隐居茅山。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

  • 《生物入侵者》PPT课件5

    《生物入侵者》PPT课件5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生物入侵者》PPT课件5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内容,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2、理清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方法,品位说明语言。3、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整体感知1、什么叫生物入侵者?2、为什么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环境中会造成生物入侵现象?3、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造成生物入侵现象的生物? 它们都有哪些危害?4、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有哪些?5、对待生物入侵者有哪两种不同的态度?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 《归园田居》PPT课件6

    《归园田居》PPT课件6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归园田居》PPT课件6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初读课文读出一种尴尬和艰辛谁来谈谈诗中的尴尬和艰辛?尴尬:辞官种田,却“草盛豆苗稀”艰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狼狈: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再读课文诗人辞官归隐,遇到的却是生活的尴尬和艰辛,此情此景,诗人是否抱怨、后悔?请同学们再次诵读诗歌,

  •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6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6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6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闻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3.了解白描的写法,体会其好处。4.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张岱(1597—1678),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碟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述以终。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读准下列

  •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5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5

    栏目:语文课件 日期:2016-01-06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5作者简介: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写作背景简介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理清课文结构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二、分写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模板,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PP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