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PPT课件学习重点:1.能读写并理解下列词语:媲美、转捩点、喃喃自语2.了解文章的整体布局,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3.能说出神态、动语言等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课文简介罗丹是世纪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生前即已享有崇高的声望。这篇文章通过描述这位伟大艺术家工作时的情景,表现了某种重要的人生哲理和艺术真谛。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刻画罗丹这一人物形象的,品味他从罗丹那里得到了什么。想想作者这种追求艺术进步,虚心学习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 布置作业:一、简答1.在作者眼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3学 习 目 标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2、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3、弄清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4、理解标题的含义。 翻译课文要求:1、把握重点词句的翻译2、理解古今异义词 课外延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小结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5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⒈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⒉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 所 为⒊所 以 动 心 忍 性,曾 益 其 所 不 能⒋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发:起,被任用. 畎亩:农田. 举:被举用. 士:狱官. 市:市井之中.[译文]舜是从田野中被提拔任用的,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PPT课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及具有哲理性的语句。2、理解夏里宾的生活哲学。3、领会课文阐述的深刻哲理。 走进作者:雷因:原名雷因·伯吉斯,美国作家。著有《远方星辰下》等奇幻小说积累字词:充溢 诧异 橱窗 嘱咐 瞻仰 筋疲力尽 研读赏析:1、本文的题目是《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而文中实际是走了60条横马路。为什么这样命题呢?2、用“______”
《老翁捕虎》PPT课件2作者简介纪均(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2、熟读课文、掌握文中字词及文章主旨学法提示以自主阅读为主,兼以讨论、交流、总结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旌德县 邑人 徽州
《老翁捕虎》PPT课件走近作者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他诙谐幽默,博学多识。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晚年著笔记体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 比一比 谁读的正确1、文中写“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七八耳”的用意是什么?2、“乃遣吏持币往”和“乃厚赠遣之&rdquo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4作者简介: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孟子>>一书是他及他的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对后世的影响较大。置疑、释疑: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征于色,发于声(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
《老翁捕虎》PPT课件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说明:《老翁捕虎》是一篇精彩的笔记小说。课文通过记叙“唐打猎”祖孙俩不费太大力气就制服一只凶猛老虎的经过,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和智慧,说明一切技艺皆从“习”中得来的道理。通过对它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接触
《卜算子·咏梅》PPT课件学习目标:了解梅花的特点。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比较阅读: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 自我创设:根据自己对这两首词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方式如:写作、绘画、背诵、抄录、评价等)
《邓稼先》PPT课件8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苏联──1949年8月29日;英国──1952年10月3日;法国──1960年 2月13日;印度──1974年5月18日。 作者简介杨振宁(1922-),原籍安徽,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芝加哥大学博士,历任芝加哥大学等校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
《最后一课》PPT课件7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征,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督学 膝头 小 弗 郎 士哽咽(gěng) 赚钱(zhuàn) 踱步(duó)捂(wǔ) 祈祷(qí dǎo)
《卜算子·咏梅》PPT课件2学习目标:体会两首词的寓意和作者的感情。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了解时代,感知作品陆词背景: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毛词背景: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