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课外古诗词诵读PPT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PPT,第二部分内容: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原籍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
《范进中举》PPT精品课件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PPT下载(第2课时)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2.体会讽刺手法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范进中举PPT,第二部分内容:分析形象1.速读课文,画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卑怯畏缩,自私虚伪,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2.范进为什么会发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是喜极而疯。反映了他几十年来对功名富贵的追求达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说明他的灵魂受封建科举
《范进中举》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第一部分内容: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回忆本文的层次结构 范进中举PPT,第二部分内容:研读分析一、速读课文,画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说一说中举前后,范进本人有哪些变化?作者运用那些方法来刻画范进这个人物?说说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中举前1.动作描写:范进唯唯连声……2.语言描写: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人物形象:卑微畏缩,忍气吞声3.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辞了丈人回来,心里想:“
《刘姥姥进大观园》PPT优秀课件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识记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文学常识;了解《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2.积累文中的词语:调停、发怔、岔气、促狭、筵席等。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小说情节,把握主要内容。4.通过对人物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的分析,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5.通过节选部分内容,了解《红楼梦》,加深对传统名著的热爱。 刘姥姥进大观园PPT,第二部分内容:第一课时作者介绍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小说
《范进中举》PPT下载(第1课时)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体会对比手法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及主题所起的作用2.体会讽刺手法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3.体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4.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范进中举PPT,第二部分内容: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rdquo
《刘姥姥进大观园》PPT免费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掌握“蓼溆、麈、砒霜”等字词的读音,以及 “调停、不伏手、促狭鬼儿”等词语的含义。2.结合单元学习,学会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自读这篇小说。3.在自读中了解文意,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4.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不慕富贵、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与良好习惯。 刘姥姥进大观园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堂导入同学们,《红楼梦》里的人物,不下三百个。在这众多的人
《咸阳城东楼》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简介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诗中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咸阳城东楼PPT,第二部分内容:背景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从故乡(今江苏丹阳)来到长安任监察御史,历经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走进《水浒传》,认识水浒英雄。(重点)2.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难点)3.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和热情。(素养) 水浒传PPT,第二部分内容:知识备查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名子安,字彦端,号耐庵。今江苏兴化人,著名的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三十多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水浒传》。背景资料《水浒传
《三顾茅庐》PPT课件(第1课时)第一部分内容:情境导入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PPT,第二部分内容:自我研修(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文学常识·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
《三顾茅庐》PPT(第1课时)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 三顾茅庐PPT,第二部分内容:自学检测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拜谒( )
《三顾茅庐》PPT(第2课时)第一部分内容: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弄清了刘备用诚心感动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在作者出神入化的写作手法中进一步领略三国英豪们的风采。 三顾茅庐PPT,第二部分内容:析读课文深层探究1.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体现在语言上:张飞嚷道:“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生气地说:“&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