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PPT课件10试一试1、魏晋时期文学家孔融小时候很聪明。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说:“小时候聪明,大了就未必。”你知道孔融是怎么回答的吗?2、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问:“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老低着头?”你能替周总理回答这个问题吗?检查预习:1、给下列汉字注音赐( )晏子酒 酒酣( )缚者曷( )为者也 吏二缚( )一人诣( )王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2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文中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每一景观又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 ..
《小石潭记》PPT课件6明确学习目标⒈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⒉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篁竹( ) 清冽( )为坻( ) 为屿( )为堪( ) 佁然( )俶尔( ) 翕忽( )差互( ) 寂寥( )悄怆( ) 幽邃(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为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6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
《父母的心》PPT课件3作者介绍川端康成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1926年写《伊豆的舞女》而成名。1968年因《雪国》《千羽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体会感悟讨论:穷人夫妇为什么要把孩子送给富太太?你赞成穷人要回孩子的做法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你能找出赞美 父爱母爱的诗歌、 谚语、歌曲吗?说给大家听听吧!真情
《父母的心》PPT课件整体感知课文作者: 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来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 1968年因《伊豆的舞女》《雪国》《千羽鹤》《古都》获诺贝尔奖。穷夫妇的心理活动(1)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的妈妈商量后才决定。(2)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负担可以减轻一些。(3)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要?要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将长子送人。(4)次子也舍不得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5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小结:苏轼遭遇“文
《小石潭记》PPT课件7学习目标1. 了解本文的作者;通过诵读培养语感。2. 在理解、积累关键词语含义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 通过诵读感受文中长短句交错运用的语言美自学指导1借助课下注释及《配套练习》中相关资料,了解柳宗元。柳宗元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
《美丽的西双版纳》PPT课件4一、审题“美丽”是西双版纳的总特征。“西双版纳”交代了全文描写的范围和对象。二、简介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
《甜甜的泥土》PPT课件3朗读课文,简要说说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5)交待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 社 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第二部分:(6-18)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他内心的震撼和悲痛。第三部分(19)写出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第四部分(20-21)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到后妈虐待 的情况。第五部分(22-24)写矛盾冲突的结果。 思考与探究1、这个故事本是个悲剧,作者却别出心裁的给它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结局。你认为他这样写的用意何在?答:使立意新奇,结尾惊奇2、本文成功
《我的母亲》PPT课件5作者简介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你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7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