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见宋江》PPT课件6作家作品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一般认为是钱塘(杭州)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他的作品还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等小说和《风云会》等杂剧。《水浒传》简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
《李逵见宋江》PPT课件5作家作品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一般认为是钱塘(杭州)人。罗贯中(约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他的作品还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等小说和《风云会》等杂剧。《水浒传》简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
《李逵见宋江》PPT课件4《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小说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现在一般认为施耐庵、罗贯中合作。感知故事内容:1.浏览课文.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叙述了哪些事件?从复杂的叙述中,找出主要人物,抓住中心事件,理清情节发展的步骤,紧扣故事重点环节概括。 分组讨
《贾芸谋差》PPT课件3【学习目标】1.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相关内容。2.通过体会本文精彩语言描写,分析其话中之话,揣摩人物性格。(重点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⒈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⒉从古典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教学方法品读、鉴赏法。品读课文精彩部分,鉴赏课文的对话描写。 作者简介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从小是富贵荣华锦衣玉食,直到雍正即位
《李逵见宋江》PPT课件7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创九州……共同欣赏一下《好汉歌》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曾说“别一部书看过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选自《水浒传》第38回,原题: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一般认为是钱塘(杭州)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PPT课件2时代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结构
《琵琶行》PPT课件5作者介绍白居易 (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 太原,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 白文公。生于郑州新郑。自幼聪 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 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 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5、6年的颠 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 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
《麦琪的礼物》PPT课件4关于欧·亨利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一个乡镇医师家里。他3岁丧母,父亲无力抚养子女,波特童年时只得寄人篱下。他当过牧童、学徒,以后又做过办事员、制图员、会计、出纳等各种工作,饱受歧视,遍尝艰辛。1898年他被控挪用银行公款,判刑5年。他在狱中因表现良好,担任药剂师(后来提前2年获释),因而有机会听到犯人讲的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故事,这丰富了他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PPT课件3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的特点、结构形式等有关知识。2、根据所学新闻的知识理清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一)、新闻的概念: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新闻是一种报纸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二)、消息的三个特点:传播性 真实性 时效性 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
《琵琶行》PPT课件6作者背景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早年家境贫困,颇历艰辛,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盩厔(zhōu zhì)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他抱着“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以此同时,他又于“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写下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
《登岳阳楼》PPT课件4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著有《 简斋集》。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写举目所见。“帘旌” 为
《登岳阳楼》PPT课件6岳阳楼是唐代以来的名胜,不少文人骚客、风流雅士登楼观景,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陈与义这首《登岳阳楼》意境宏深,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值得细细品味。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同时期的诗人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两个时期。陈与义24岁登进士,精于绘画,擅长书法,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 简介这是一首( )言( )诗,这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 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