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6本文体裁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其特点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难过、悲痛的。 阅读全文,回答: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9问题研讨:课文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针对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1、罗布泊曾经是怎样的一个仙湖?2、罗布泊现在又是怎样的?3、罗布泊是怎样消逝的?4、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昔日:美丽 繁华 绿洲 仙湖 今朝:神秘 恐怖 死寂 荒漠 拓展迁移:曾听到人们这样呼喊:“沙尘暴,你让我能活多久?” 也曾听到人们这样抱怨:“干旱,你让我忍受到几何?&rdqu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8思考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昔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D4《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D7张骞: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D7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一、改道—— 20世纪塔里木河曾经两次人为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7文章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罗布泊过去是一个美丽、迷人的湖泊,但是现在却消失了,成了荒漠。资料简介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罗布泊蒙古语中有“汇入多水之湖”之意,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最后干涸时为450平方公里。正音:①萧瑟 ② 和煦 ③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2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东北部。孔雀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3 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 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是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5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学习重难点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体味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联系现实,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文讲解1、为什么作者在题目中用了“消逝”而没有用&ld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4整体感知:带着下列问题朗读课文(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女生完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男生完成)?(2)找出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 ①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②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 品味语言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既有真实性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3胡杨,或称“胡桐”。它和一般的杨树不同,能忍受荒漠中干旱、多变的恶劣气候,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在地下水的含盐量很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照样枝繁叶茂。人们赞美胡杨为“沙漠的脊梁”。胡杨有特殊的生存本领。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层中吸取地下水,体内还能贮存大量的水分,可防干旱。胡杨是最古老的一种杨树,在六千多万年前就开始在地球上生存。它是落叶乔木,树高15——30米,幼树和嫩枝上密生柔毛。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PPT课件一、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讨论:1.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2.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3.为什么消逝了?请从文中找出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二、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1.全班朗读课文的最后三段。2.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3.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请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关键词:《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