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3一、农村改革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 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各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土地,自行耕种(单干),各承包户向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自负盈亏。同时,农户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由集体统一解决,因而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集体统一经营为辅。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从产业结构看,乡
《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2一、农村改革(突破口)1、背景(原因):农村人民公社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落后。2.时 间:1978年3.方 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试行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5.影 响:1.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2.带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51、什么是“一国两制”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这之前,香港和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又是什么时候收回的?3、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4、香港和澳门回归有什么意义?《七子之歌》是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诗人有感于许多国土&l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3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后——四项基本原则3、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资产阶级自由化: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
《海峡两岸的交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课程标准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与能力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邓小平的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香港简介位置: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面积:1092平方公里人口:681.6万人民族:华人为主,外国人占3%左右语言:汉语、英语(官方语言),粤语澳门简介位置: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珠江口西岸 ,与香港和广州市分立于珠江三角洲外缘 。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所组 成 。面积:总面积23.5平方公里 人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2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同学们以藏族为例,探讨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原因: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形成了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③近代史上,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认同。 想一想活动:分小组模拟西藏人民如何管理本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4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原 因:①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②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
《伟大的历史转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PT课件3【课标要求】①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②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单元概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5课程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探讨“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知道全面内乱的基本过程,了解中共中央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极大灾难,探讨&ldqu
《工业化的起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4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全国总产量 人均占有量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钢 15.8万吨 0.29公斤旧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成就: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2、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
《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2内容标准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材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2.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改的胜利完成有何历史意义?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这使人民政权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