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自然灾害PPT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结合重大灾害事件,了解我国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2.运用视频、图文资料,分析不同的自然灾害在发生前后人们采取的自救和互救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防灾减灾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防灾减灾手段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防灾减灾工作(1)灾害监测: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2)灾害防御:一方面修建
《常见地貌类型》地貌PPT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重点)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重难点) 常见地貌类型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_____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_____,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的。2.我国的分布:广西、_____、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3.主要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林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内有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
《土壤》植被与土壤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地理实践力)2.掌握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综合思维)3.理解土壤的功能及常见的养护措施。(综合思维) 土壤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观察土壤1.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3.野外观察内容(1)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2)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①
《地质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成灾的原因。(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及危害。(综合思维) 地质灾害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地震1.概念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2.指标(1)震级:地震能量大小的表示方法。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反映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
《植被》植被与土壤PPT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能结合图片等相关资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2.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分布、生长特征。(重点)3.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重难点) 植被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_____的_____称为植被。2.植被分类天然植被:_____、草原、_____等天然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__________和_____的植被3.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生长过程
《地质灾害》自然灾害PPT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识记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重点)2.掌握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御措施。(重难点) 自然灾害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地震1.发生机制地壳中的_______积累―→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能量急剧释放―→地震波传播使地面震动2.衡量指标(1)震级:代表地震_______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_______。(2)烈度①含义: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___
《土壤》植被与土壤PPT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2.掌握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重点)3.理解土壤的功能及常见的养护措施。(重难点) 土壤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观察土壤1.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______,能够生长______的疏松表层。2.物质组成:矿物质、______、水分和______。3.野外观察内容:(1)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2)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比比例,可分
《植被》植被与土壤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运用不同实例,说明不同植被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2.通过图文资料,理解不同类型森林的分布、植被类型及结构特征。(区域认知)3.掌握不同地区草原与荒漠植被特征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植被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2.分类: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3.演化4.垂直结构差异(1)原因: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2)规律: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
《地貌的观察》地貌PPT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运用视频、图像,明确地貌观察的顺序。(地理实践力)2.通过图文资料,理解并运用地貌观察中主要观察内容。(综合思维) 地貌的观察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规模大小: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2.观察顺序(1)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2)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3)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4)辅助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自然灾害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了解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点。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综合思维)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遥感技术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2.特点: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自然灾害PPT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型与特点。2.掌握主要地理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遥感技术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______或__________,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_的地理信息技术。2.特点:探测______、获取信息______、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______。3.应用(1)实时
《常见地貌类型》地貌PPT课件第一部分内容:课标阐释1.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风沙地貌及海岸地貌类型。(地理实践力)2.通过图文资料,描述四种常见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3.结合不同景观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常见地貌类型形成过程。(综合思维)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常见地貌类型PPT,第二部分内容:新知预习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2.中国主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