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溶液PPT(第2课时),共26页。课前回顾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怎样判断溶液是否饱和3、饱和溶液怎样转化为不饱和溶液4、不饱和溶液怎样转化为饱和溶液5、固体溶解度的定义6、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7、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讨论: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固体
《物质的溶解性》溶液PPT(第1课时),共28页。目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并明确相互转化的条件溶解度理解溶解度的定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氯化钠一样,硝酸钾也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但是,易溶于水能否代表可以无限溶解?实验证明,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的溶解我们将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 解 度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PPT课件2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大不相同食盐溶于水,但几乎不溶于苯;乙醚易溶于苯而微溶于水;生活中衣服上的油迹易溶于汽油而不溶于水;AgCl不溶于水,而AgNO3易溶于水;相似相溶规律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容易互溶;结构相差很大的化合物不易互溶。问题:辛醇,高级脂肪酸均是极性分子,为什么不溶于水?碳酸钙、硫酸钡均是离子型化合物,为什么不溶于水? 一、从物质结构角度阐明溶解性规律1.溶解是物理化学过程氢氧化钠和硝酸钠溶解时发生热量变化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升
《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PPT课件一、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_____称为溶解性。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实验1称取食盐、粉笔灰各1g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用量筒各量取5ml水加入,振荡片刻,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结论①:________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________;实验2取两支试管,分别滴入少量食用油,往其中一支加入少量水,另一支加入少量的汽油,振荡片刻,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结论②:同一种物质在________溶剂中的溶解性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