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下载课堂导入1.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他们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2.观察凸透镜成像(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2)把放大镜正对着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观察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重难点)3.了解凸透镜在生活的应用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四)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第一部分内容:新知梳理一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u)和像距(v)(1)物距(u):_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2)像距(v):______到透镜光心的距离。2.实验过程(1)如图5-3-1所示,把点燃的蜡烛、_________、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在__________上。(2)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部,蜡烛移至光具座一端,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记下物距、像距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下载第一部分内容:知识要点基础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 1 )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还是虚像的分界点是 1倍焦距 ;物体经凸透镜成缩小的像还是放大的像的分界点是 2倍焦距 ;( 2 )物体成实像时,像总是 倒 立的;成虚像时,像总是 正 ( 均选填“倒”或“正” )立的;( 3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 远离 透镜,像变 大 ;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 靠近 透镜,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第一部分内容:预习感知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物体到透镜_________的距离,用______表示。2.像距。像到透镜_________的距离,用______表示。3.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照相机的原理。u_________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大镜原理。u_________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投影仪的原理。f_____u_____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第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8预备知识:1.物距(u):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2.像距(v):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困惑:我们看到了人在照相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老爷爷还可以透过放大镜看到一个放大了的字,这都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不同的像呢? 一、探究课题: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是否和物体与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9温故知新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实像:真实光线会聚的像.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又可用眼睛观察虚像: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同侧(物像同侧)虚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7一、本节知识目标1、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提问: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它们所成的像都一样吗?同样是利用凸透镜成的像,像的大小、正倒却如此不同,这和什么有关系呢?猜想和假设: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 (1)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系。 (2)凸透镜成的像的倒正可能与像和物体是否在凸透镜的同侧有关系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一、观察与思考1.生活中的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2.观察凸透镜成像(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2)把放大镜正对着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屏,观察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探究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2.实验方案:(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用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设计并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5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成在光屏上?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使它们的三心在同一高度上,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根据凸透镜特性,让平行光(如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光屏,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实验拓展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2预备知识:1.物距(u):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2.像距(v):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困惑:我们看到了人在照相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老爷爷还可以透过放大镜看到一个放大了的字,这都是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可以成这样不同的像呢? 一、探究课题:像的大小、倒正、虚实是否和物体与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课件3想一想:通过对刚才现象的观察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我们知道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可见,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系。那么同学们针对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 有什么关系?猜想和假设: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远近有关,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等。.